6月3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聚焦天津,报道了2023年天津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举办;天大技术赋能,天开园建智慧主题公园;天津超额完成本年度京杭大运河贯通补水计划;天津LNG接收站累计供气京津冀地区超370亿立方米;天津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汽车新政即将实施;清洁能源助天津低碳转型等内容。
人民日报
【资料图】
6月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报道《在创新中传承,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天津博物馆105岁了》。105年前的6月1日,一座以“阐明文化,发扬国光”为宗旨的博物院在津沽大地正式宣告成立。百余年过去了,从天津博物院到如今的天津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始终坚持与时代同频,与城市共生,与观众同心同行。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
6月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报道《2023年天津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举办》。6月1日上午,2023年天津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天津科技馆举行。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
6月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报道《天大技术赋能 天开园建智慧主题公园》。6月1日,天津大学无人驾驶交叉研究中心团队与中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联合天津环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等48家企业在西青郊野公园进行了一场“海、陆、空”智慧无人主题体验活动,并举行了智慧郊野公园项目推介会暨创新发展联合体揭牌仪式。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
新华社
6月2日,新华社客户端刊发报道《天津超额完成本年度京杭大运河贯通补水计划》。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自3月1日京杭大运河2023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启动以来,天津境内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累计向大运河补水7671万立方米,超额完成补水计划要求,境内大运河沿线水生态环境持续保持良好,稳定实现有水流动目标。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
6月2日,新华社客户端刊发报道《天津LNG接收站累计供气京津冀地区超370亿立方米》。从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获悉,自2018年2月投产以来,天津LNG接收站累计向京津冀地区气化外输天然气超370亿立方米,全面保障地区民生和工业用气需求,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天然气服务。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
6月2日,新华社客户端刊发报道《天大技术加持 天开园建智慧主题公园》。6月1日,天津大学无人驾驶交叉研究中心团队与中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联合天津环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等48家企业在西青郊野公园进行了一场“海、陆、空”智慧无人主题体验活动,并举行了智慧郊野公园项目推介会暨创新发展联合体揭牌仪式。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6月2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刊发报道《京杭大运河2023年全线贯通补水计划 天津 已累计补水7671万立方米 提前完成计划》。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自3月1日京杭大运河2023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启动以来,天津境内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累计向大运河补水7671万立方米,提前超额完成水利部补水计划要求。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
6月3日,央广网客户端刊发报道《天津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汽车新政即将实施》。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获悉,为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日前,天津市发布《天津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新版《办法》”),将于2023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
6月2日,央广网客户端刊发报道《天津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正式启动》。6月1日上午,天津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启动仪式在南开区举行。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
经济日报
6月3日,经济日报第7版刊发《清洁能源助天津低碳转型》。在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现场,天津市宝坻区九园工业园区和小辛码头村的“碳足迹”吸引了不少目光。“碳足迹”背后,是新能源云天津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的“数据大脑”系统。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
6月2日,经济日报客户端刊发报道《天津货运航空开通南通至北京(大兴)货运航线》。6月2日,天津货运航空“南通至北京(大兴)”货运航线正式开通,这是天津货运航空首次进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并开通货运航线。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
农民日报
6月3日,农民日报第7版刊发《天津举办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现场观摩会》。日前,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在天津市蓟州区组织举办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现场观摩会。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