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023(第十届)中国责任关怀促进大会在长寿区举行。
(相关资料图)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魏静介绍,责任关怀是全球化工行业的广泛共识,践行责任关怀理念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改善“谈化色变”和“邻避效应”、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200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与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践行责任关怀理念的序幕。
▲5月25日,2023(第十届)中国责任关怀促进大会在长寿举行。
当天,与会专家学者在主旨大会、高层论坛及化学品安全论坛、污染防治论坛等活动上,就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在绿色安全发展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及石油化工行业应如何践行责任关怀理念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925家企业、化工园区和行业组织签署责任关怀承诺书
魏静介绍,20年来,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推动下,在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下,共有925家企业、化工园区和行业组织签署了责任关怀承诺书。其中有7家化工央企集团、28家专业协会、75家化工园区、46所院校、775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责任关怀承诺书,8家化工园区还自发成立了各自园区责任关怀工作组织。
如今,越来越多的化工园区推行责任关怀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责任关怀理念融入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HSE)管理中,并把安全环保工作由企业的“围墙”之内扩展到企业的“围墙”之外,对展现行业企业良好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构建的1+6+X的责任关怀标准体系,已完成 “1”即《责任关怀实准则》(HG/T 4184)行业标准的修订;“6”即责任关怀六项实施细则已发布实施,“X”中的《化工园区责任关怀实施指南》已发布实施,《城市区域石油化工企业责任关怀实施指南》已通过评审。同时,“X”中分别立项了《责任关怀实践基地建设导则》和《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健康安全、过程安全和环保(HSE)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为今后责任关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与技术保障。
石油化工行业绿色安全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表示,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减污降碳等方面的基础尚不牢固,绿色低碳发展方式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制约行业安全、绿色、低碳发展的问题依旧突出。
近年来,虽然全国化工事故总起数、死亡总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事故基数依然较多,连续发生多起典型安全生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行业生产运营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冲击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此外,行业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长期积累的风险在显露,产业转移和新兴领域的风险在增加,危险工艺本质安全水平不高、自动化控制不到位、安全管理能力不足、化工人才紧缺、员工履责能力不足、隐患排查不彻底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安全生产的短板仍然突出,形势仍然严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和任重道远。
同时,石油和化工行业传统大宗化工产品占比较大,而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低,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企业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巨头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绿色低碳发展方式还未完全建立起来,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从产品制造到环境治理缺乏高端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尤其是绿色关键工艺不足,不能满足行业绿色发展的需求。
推动企业将责任关怀全面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那么,石油化工行业如何才能更好地践行责任关怀理念并实现安全绿色发展呢?
“要大力开展责任关怀宣传培训,广泛传播责任关怀理念,引导更多行业园区、企业认知并主动践行责任关怀。”李云鹏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将努力实现百家化工园区及千家企业签订责任关怀承诺书的目标,同时推动园区和企业建立完善的责任关怀工作机制,形成一套持续改进环保、健康和安全绩效的自律性管理体系,通过责任关怀自我评估、二方评估和三方认证工作的开展,强化承诺单位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提升责任关怀实施的深度和效果,培育一批示范性标杆性责任关怀园区、企业和院校,推进责任关怀理念在石油和化工行业开花结果。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范东升认为,应推动企业将责任关怀全面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现代公司发展战略高度、企业文化、愿景、制度创新、管理体系、治理结构、风险管理以及决策流程有机融合。
“当前,以产品安全、绿色、低碳为主的贸易竞争新格局已经形成,发达国家限制高能耗、高排放、含有毒有害原料的产品进口等政策,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倒逼机制’。”中国石化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副总经理刘春平认为,这就要求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必须把安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突破绿色壁垒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快由“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目标奋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