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7日,荣盛石化与战略合作方沙特阿美确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有效期为二十年,系双方后续深化战略合作。这表明沙特阿美带着资金与技术全方位推进与中国能源战略合作,以股东和供应商的身份,拥抱化工、汽车、钢铁等多领域的中国制造业巨头。
沙特阿美宣布以246亿元对价入股荣盛石化,获得10%股份,溢价高达88%,出手可谓豪迈。比起获得控股权,沙特阿美更多意在投资与合作。据一并签署的战略采购协议,沙特阿美将“锁定”由荣盛石化控股的浙石化20年原油供应订单,占后者需求量六成。
3月以来,沙特阿美接连抛出与中企的重磅战略合作,纵连东北到大湾区,涉及化工、汽车、钢铁等多领域,它立志成为中国的全方位供应商,为中国长期能源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所需的能源与化学产品,这家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与中国能源供应链的深入绑定已按下加速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未来趋势看,俄罗斯大部分石油大概率是销往我国。石油其实不止是做汽油之类的燃料,仅做燃料是对石油的浪费,电动汽车普及后,汽油的需要量将大幅减少。石油将会更多用于制造更有价值的石化产品。
我国石油进口是多渠道,比如沙特、阿联酋、伊朗、中亚国家以及美国、俄罗斯,俄罗斯大部分石油进入我国,其量扩充较大也是阶段性的,相应的我们也会增加对石化产业的投入,扩大产能,否则难以消化进口石油。
所以,沙特阿美入股了荣盛石化,沙特阿美的业务不止是开采石油,还包括炼制,即生产石化产品。多年来,鉴于欧美国家技术的输入和自身技术积累,沙特阿美的炼制技术较为强大,我们要扩充相关产能,应当引进相关技术,沙特阿美便趁机进场,它是看中了我国在石化产业上即将到来的扩充,意在入股后分一杯羹。
欧美国家虽然禁俄罗斯的石油,但不会禁中国的石化产品。无论我们的石化产品的石油原料来自何处。石油因为各国矿产成分不一样,可检测出产地,但石化产品难查。
我国将会成为石化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因为大量进口石油需要消化。不少跨国公司主动跟进、纷纷布局,如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集团投资我国,便是出于猎犬般灵敏的商业嗅觉。
此次沙特阿美按照88%的溢价买,不是单纯的资金投入,有很大部分是技术入股,属于技术换算的股本。这个所谓的“溢价”,应是相关技术的估值。技术估值不能顺掺水份,但价格上下范围的弹性较大。它估到价格范围的上限,而我们会承认这个估值。于是,最后就会出现所谓的溢价88%。
沙特即便是“土豪”,但它也不乱花钱。沙特阿美的管理层很多是欧美专业人士,精于算计。荣盛石化又非抢手货,不需要溢价这么多就能买的,岂有买主有低价可买却自我提价,更别说对于荣盛石化而言沙特阿美本身就是个大招牌,它买股份可给优惠价。你若提价,它可“货比三家,去入股别的石化企业。
所以,这个溢价88%从商业运作上讲,不完全是现金,而有技术入股,且技术估值较高。我们不能低估沙特的技术,沙特阿美的炼制技术可以说全球领先,它作为欧美多年的“油罐”,早用石油和以合作的形式换取了欧美国家不少先进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