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记者日前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悉,该院近期收治了一名2个月大的患儿,这名患儿在2月3日、10日、16日分别进行了3次手术,目前恢复顺利已转入普通病房。
两个月大的安徽宝宝小雅(化名)在妈妈肚子里时就被发现左肾积水。出生后的进一步检查发现她右肾先天发育不良、已丧失了几乎全部功能。若积水程度不缓解,甚至可能进展为肾功能不全,威胁生命。
2月3日,她先在安徽当地医院接受了经腰小切口的肾盂裁剪+肾盂输尿管吻合术。7天保守观察后情况未见好转,2月10日,当地医院又为其进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果然发现肾盂输尿管吻合口处有瘘口在漏尿,于是进行了缝合修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两次手术后,小雅的肌酐持续升高,提示仅存的左肾也出现了急性功能不全,极有可能导致出现高钾、低钠等恶性水电解质紊乱而危及生命。
安徽医院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紧急求援。2月13日,小雅入住复旦儿科医院泌尿外科病房。医护团队检查发现,小雅盆腹腔内大量腹水、尿量很少、肚子胀得圆滚滚的,精神状态不好,血压也很高。她的肌酐仍在持续往上飙,还存在着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医生绘制的小雅左肾情况分析图。 复旦儿科供图
复旦儿科泌尿外科主任耿红全团队分析认为,手术干预是解决问题唯一有效的办法。
为确保第三次手术的安全与成功,泌尿外科团队联合护理护士、麻醉医生、ICU医生进行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定了围手术期的处理流程、紧急状态下的预案。
2月16日,小雅再一次被推进手术室。术中发现小雅左侧肾盂、输尿管、肾门处粘连严重。耿红全介绍,最初的吻合口做在了下肾盂,上肾盂却被裁剪缝合了,发生漏尿的瘘口正是在裁剪缝合处——约3毫米。原因终于找到了——上肾盂裁剪缝合后引流不畅,导致肾盂内压力高,吻合口撑开不愈合。
耿红全团队为其做了上下肾盂的吻合术,使得上下肾盂贯通并一起向输尿管通畅引流。目前,小雅恢复顺利,已于2月20日转回普通病房,不日即可出院。
关键词: 复旦儿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